微信、苹果对峙:要提防支付宝“借刀杀人”
昨日,经由互联网独立评论人keso(洪波)的爆料,苹果修改了3.1.1条款,明确规定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
因此,微信也在当天傍晚宣布紧急调整iOS版公众号的打赏,将其关闭并改用二维码。不过,事件再次升级,微信官方今天宣布将上线的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个人转账功能进行关闭。
好吧,iOS版的微信公众号彻底不能打赏了。
iOS版
安卓版
以后,那些靠打赏生存的老师们,只能在文章中插播自己的转账二维码了,只希望苹果不要在规定,文章中不得携带二维码……
与此同时,苹果也在近日凌晨回应此事,称微信可以选择提供 App 内购买让用户赞赏他们喜爱的公众号运营者,如同我们提供这一选择给所有的开发者一样,微信只需正确使用App内购买体系进行开发即可。
笔者斗胆解读一下这60字的声明:给你丫留后路了,你丫不用啊。
当一个产品做大,大到成为一个生态的时候(和贾老板的不一样),规则显得尤为重要。松了,难免会有投机倒把者,紧了,又会被人称作霸王条款。
不只是苹果有规则,腾讯、阿里也有,比如,你在微信里打不开淘宝的链接。所有的企业都希望通过竞争吃掉对方的领土扩大版图,谁也不想在自己的地盘出现对方的身影。所谓共生共赢,只是说给平头老百姓听的。
也许,这种竞品间无法沟通的现象在美国不常见,但在国内,这是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常态。
苹果对于IAP的规定早就有,像得到、映客、优酷等app都遵守了这个规定,微信则通过打赏绕过了这一规则。毕竟,腾讯不想把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微信支付葬送在苹果制定的规则里。
谁曾想,苹果步步紧逼,微信却也不敢乱来,公然挑战规则会有被下架的风险。
移动互联网市场调查公司App Annie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APP store在中国的营收超过了20亿美元。微信手握8亿月活,如果抛弃自家支付工具,选择别人的,并且支付给对方30%的分成,不仅少了收益,还丢了移动支付的阵地,估计小马哥心里是拒绝的。
2016年2月18日,苹果支付进入中国。当时苹果声称只做支付渠道/管道,而非支付工具。结果,一个月没到就扑街了,街头巷尾还是微信和支付宝的天下。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对冤家,2016年6月的排名显示,支付宝稳坐第一,财付通只排到了第五。但是,人家微信、QQ有社交啊,支付宝改了版、做了圈子、上线生活号,但是在用户眼里它还是个钱包。
可这次,支付宝似乎“借刀杀人”出了口气。
2016年11月,苹果App Store开通支付宝支付功能,这个微信支付没能拿下的阵地被支付宝捷足先登。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次苹果逼迫微信做出让步,怎么看都感觉有支付宝的影子。
说到底,微信会让步吗?
以目前的态势来看,微信不会让步。如果真的有支付宝“从中作梗”,微信绝不让步,这是第一代创业者的尊严。换做支付宝,也会如此。能让他们低头的,只有用户。
据苹果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iPad销量延续了此前的销量下滑的趋势,销量同比少 19%,营收少 22%,Apple Watch 所在的“其他品类”营收下跌8%。
而核心产品苹果手机因为三星的爆炸事故,才重新夺回该季度智能机市场的销量冠军。不过,在国内市场,苹果销量依旧不敌OPPO、vivo,排名第三。
日渐式微的苹果真的会与微信死扛到底?又或者微信背靠8亿月活会没有底气对抗苹果?
另外,App Store的营收已经成为苹果财报的增长点之一,伤了自己肥了别人的事,微信估计也不会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苹果强力贯彻的内购机制拥有着稀烂的用户体验。
这并不是笔者随意下结论,试问,现在国内随随便便一个带有充值界面的应用会没有自定义金额这一项?苹果的内购机制没有。
试问,微信支付、支付宝哪个是不能把钱花的一毛不剩的?苹果的内购机制做不到。
单单这两项就可以看出,苹果的内购机制已经落后于时代,至少,不太适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且,据一些苹果用户反映,内购机制反应时间过长。
让中国用户接受这样的体验恐怕比较困难,基于这种情况,只要稍稍引导,苹果的规则在中国网民中就有可能成为“霸王条款”的代表,声誉的下降极有可能造成销量的减少。
但是,话说回来,苹果也有他绝不退让的理由,毕竟App Store里不只微信一家,轻易由于一个巨头的反抗就改变立场势必让苹果的威严不复存在。
那就只能长期对峙?
也不尽然,如果苹果能够修改内购机制,提升体验,同时分门别类规定哪些是分成项目,哪些不是,如果再能适时减少分成就是锦上添花。这样,各让一步,皆大欢喜。
库克领导下的苹果,敢于对抗FBI的解锁请求,虽然两国国情不同,但不得不说,苹果的某些坚持看起来有些“顽固”。
曾经,多家在华的外国互联网企业都没能站稳脚跟,外卖超人倒闭、中国Uber被收购,苹果是比较坚挺的一家。如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史玉柱、丁磊这样的中国第一代创业者仍正值壮年,市场变数不可预测,适应中国市场才是生存之道。
转自:科技头条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