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跃:制造企业需服务化转型人力资源系重要支撑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自从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国际上一些强国的兴衰史以及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充分证明,如果缺乏强大的制造业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就不会走向强盛。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拥有巨大的国内和国际消费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低廉、制造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以及政府重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我国制造业得到了长期、快速发展,基本建成了门类齐全且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并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然而,我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严重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成本”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消耗和利用率低、环境的严重破坏和产能过剩等现实问题。随着我国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国内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日益增强,这一增长模式已经难以维系。其次,我国尽管是国际制造业大国,但始终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处境,整体上处于低端水平和低附加值阶段,突出地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制造水平和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再次,我国制造业还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一方面,制造业逐步开始向发达国家进行回流,例如,苹果电脑已经在美国本土建立了生产工厂、松下公司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的生产体系搬回日本本土;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正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耐克、优衣库、三星以及富士康等国际知名公司接二连三地在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建立了新的工厂[2]。因此,要想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需要多措并举。其中,服务化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事实上,随着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日益成熟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世界经济正在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传统的制造价值链不断扩展和延伸,产品附加值构成中制造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而服务环节所占的比重则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GE、IBM和Dell等全球知名的制造企业纷纷实施服务化战略,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成功典范。我国的海尔、联想和美的等众多制造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服务化转型,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是宏观层面的一种经济和产业变革,最终要落实到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并体现为企业的战略变革。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可知,战略的变革和实施会使得企业原有的格局面临渐进式或激进式的打破,例如服务化转型要求企业从以往主要关注产品转变为关注“产品+服务”,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这就可能会遭遇较大的压力和阻力,需要得到企业高层、中层和基层等各个层面的大力配合。只有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引导工作,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战略变革的意义,并在思想和行动上加以认可和支持,战略变革才能顺利推进。因此,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支持因素,构建与服务化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非常必要。
要想有效支持服务化转型,真正落实客户中心化的要求,作为制造企业核心战略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必须加速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具体来说,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增强企业领导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注重人力资源规划与服务化战略相结合,加快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转型,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从战术型向战略型转变;其二,基于客户导向设计具有柔性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实现组织结构与服务化策略的动态匹配,并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其三,树立客户利益至上的理念,强化员工的创新意识、精益思想和协作精神,营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型组织文化;其四,基于服务化需求优化人才选聘方案,注重培训从任职资格向胜任力转变,实施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等,构建服务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